〈多做多得〉寫作學習單及範文

絕點子/王樂群老師

.

.

.

【歷屆國中會考及基測作文】寫作學習單(21)
.
撰文:王樂群老師    更新日期: 2022/05/23
.
王樂群老師的《簡單作文六步驟法》學習單(記敘文;敘議文)
.
題例:〈多做多得〉(110年國中會考題目)
.
說明:請先閱讀以下資訊,並按題意要求完成一篇文章:
【多做多得】(圖文閱讀:線上班級群組裡,師生正在討論園遊會)
小岱老師:這次園遊會,誰願意籌辦?雖然辛苦,但「只要多做,你就會多得」。
小李:如果我來籌辦,可以比別人多得什麽?
阿宏:去年由我籌辦,我只得到疲憊和一支嘉獎°
育:不會啊!上次我籌辦球赛,不只學到做事的能力,還交了很多好朋友。
大禹:乾脆找家長來籌辦,我們可以更輕鬆,還可能得到更多利潤。
說明:日常生活中,你可能常會聽到「多做多得」的勉勵,你或許認同,或許感到困惑,也或許有其他體會。請結合自己的經驗或見聞,寫下你對「多做多得」的感受或想法。
.
構思:
1.審題:看懂題目(含說明)、找出題眼及其限制
2.關鍵字分解:「多做」、「多得」(→「能力」、「朋友」……)
3.題眼:「多得」(體悟) 4.限制:「多做」(經驗)
5.擬題:擬定主旨(中心思想)→請先想想出題老師想看到些什麼?
(1).是什麼(What):多做了什麼事?得到多少?(須有特別的經驗))
(2).為什麼(Why):為什麼是這件(類)事?(原因、目的;效益、意義)
(3).怎麼做(How):
(A) Beginning:事件的背景?緣由?開端?……
(B) Middle:事件的經過(平時及有一次;逐漸發生)?……
(C) End:事件的結果?後果?從此以後?……
.
寫作:
1.600字以上作文一篇(四段:5、10、10、5行;五段:5、7、7、7、5行)
2.符合起(開頭)、承(承接)、轉(轉折)、合(結尾)結構;各有段旨
.
步驟一:特別的經驗和觀點
1.特別的、難忘的、有意義的、造成影響的……
2.特別的經驗是用於事件經過段的主要材料
.
步驟二:開頭段
1.開頭段採【三合一開頭法】
A.舉例:相關舉例(主題或事件特徵)
B.破題:回答題目(自己的答案)
C.解題:解釋答案(理由?意義和影響?)
2.或採【特寫法】(屬倒敘式筆法):如電影拍攝的特寫鏡頭般,針對主題的人、事、物或景的某個特點,或情節中精彩的一幕,善用五感(視、聽、觸、味、嗅)表現,加以聚焦凸顯並生動敘寫。
.
步驟三:正文段(經過段)
A(記敘式)
第二段:平時→(相同事件)平時經驗的情況和感受;3小節
第三段:有一次→(相同事件)(特別的)有一次經驗的情況和感受;3小節
B(記敘式)
第二段:曾經→(相同事件)以前的情況和感受;3小節
第三段:如今→(相同事件)(轉變後)現在的情況和感受;3小節
C(記敘式)
第二段:事件(上) → 一次性經驗的前半部(含源起);3小節
第三段:事件(下) →一次性經驗的後半部(含後果);3小節
D(先議後敘式)
第二段:議論→論點或觀點+論據或理由+論證或引用(3小節)
第三段:記敘→經驗的前因+經過+結果(含後果或影響→呼應論點)
E(先敘後議式)
第二段:記敘→經驗的前因+經過+結果(含後果或影響→呼應論點)
第三段:議論→論點或觀點+論據或理由+論證或引用(3小節).
.
步驟四:結尾段
1.結尾段採【三合一結尾法】
(1).針對題目或解答提出看法……(至少3句)
(2(.針對特別的經驗悟出道理……(至少3句)
(3).針對未來的處世擴大應用……(至少3句)
2.若採故事體,結尾段以感懷為主
.
步驟五:遣詞造句
1.五感摹寫:視、聽、觸、味、嗅覺(至少3種)
2.形容詞/副詞:
(1)至少15次以上修飾詞(正確→精確)
(2)善用雙修飾詞(同句中具有兩個修飾詞)
3.譬喻句→轉化句:
(1)至少3次譬喻句或轉化句
(2)譬喻:像(是)什麼(明喻、暗喻)
(3)轉化:擬人、擬物
4.映襯句→排比句:
(1)至少各1次映襯句和排比句
(2)映襯:一次寫出相輔或相對的兩(組)句
(3)排比:一次寫出相同句型結構的三(組)句
(4)可兼格類疊句型加以複合修辭
5.成語句、名言句:
(1)至少各1次成語句和名言句
(2)成語:亦可多善用四個字的詞組造句
(3)名言:俗諺亦可
.
步驟六:標點符號
, 。 ! ? :「」.
(1)出現這6種標點符號,產出多變化句型
(2),。→直述句、倒裝句
(3)!→驚歎句、感嘆句
(4)?→疑問句、設問句、反問句
(5):「」→說話句、引用句
.
【範作】〈多做多得〉學生範作(連結
.
【更多寫作學習單及參考範文】
請參閱絕點子/王樂群老師的【模組化作文】專區
https://www.topidea.com.tw

.

王樂群老師《模組化作文》班專線:(07)350-3699

官方網站:www.topidea.com.tw(連結

高雄市左營區重立路232巷9號(新民國小後門)地圖

〜學會作文、貫通讀寫、名額有限、歡迎揪團 

.

【相關文章】

A.神奇《6*5*4*3*2*1模組化作文》連結

B.王樂群的《模組化作文》班次課表連結

C.王樂群的《教師進修及親子講座》(連結

D.王樂群《模組化作文班》課程簡介(連結

.

.

One Reply to “〈多做多得〉寫作學習單及範文”

  1. .
    【參考資料】
    A. 造橋國中校長林孟君解析,這題可以記敘文,先提出自己對「多做多得」的見解與想法,同時思考自己一開始就這樣想嗎?或是經歷某些事件、轉折才改變想法?並寫下這些生活情境裡的思考歷程。另外也可以寫議論文,闡述自己對「多做多得」的解釋,以及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?拿到六級分的關鍵在於,考生就所舉例的生活事件,描述中間轉折,提出正反不同之意見,展現思考層次,就易得到高分,符合新課綱要培養學生有好的表達力之寫作目標。
    B. 東石國中國文教師李育靜提到,今年寫作範圍結合生活,在校擔任幹部、在家碰到多做多得的相關議題,都可以作為考生寫作素材;命題也呼應新課綱素養導向,結合生活情境,透過不同思辨角度,進而說明論述,形成自身觀點,或提出對未來的期許和成長。雄女國文教師許嘉哲表示,「多做」是身體操作的生活經驗,「多得」主要指的是心靈上的收穫所得,學生可以闡發在多作多得中獲得人格的成長。
    C. 七賢國中陳姓女考生提出擔任閱讀志工的經驗,雖然很累,但獲益匪淺,也增進自身能力。戴姓考生則以家務分攤、園遊會分工的經驗,分享付出後的收穫。五福國中楊同學說,他以知名籃球員為例,每一分努力都會得到每一分收穫,以此來勉勵自己。溫姓考生想起小時候與家人到偏鄉服務,強調多做多得。
    D. 章怡慧老師建議可採用CERCA議論文的寫作結構。第一段是Claim主張訴求:參酌引文內容,直接破題,點出多做為何能多得?並替多得的「得」下個重要的定義。「多得」並非表面能立即得到的「實質」回饋(金錢、名聲、地位⋯⋯)。而是透過多做,產生對做事的好奇、探索、熱情),並從積極付出,獲得內在的自我成長、人際拓展、人格躍遷,甚至對社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,利他價值也是累積心靈無形資產與自我實現的方式。第二段是Evidence證據事實:用一個自己的故事點出「多做多得」的道理。這裡考生要展現生活觀察力與故事敘事力。第三段是Reason證據如何支持主張的邏輯:這個段落屬於正面論述,其重要性是自己如何從「多做」的事實帶來「多得」的體會,凸顯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邏輯性。第四段是Counter-argument是否具有反方論點:這個段落是全文最重要的反思詮釋,提出「多做」為什麼會造成不能「多得」的迷思?如何破除多做多錯,能者必多勞、多勞必累死(我非能者)、甚至獨善其身就好的思維。透過正反觀點,有層次的相互詰問,來對比「多做」對於淑世的重要。第五段是Audience目標閱聽人是誰?為什麼:結論還是要回到讀者身上,我期待透過「多做」的生活事例,闡述從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或質疑,如何找到解決的方式,並透過「多做」的實際行動,產生「擁有多得」的真實快樂。並讓讀者感知多做多得的重要,進而讓更多人投入付出的行列,讓社會因愛無礙變得美好善意。
    E. 證嚴法師《靜思語錄》(及感想)。
    多做多得,少做多失。
    The more you do, the more you gain;
    the less you do, the more you lose.
    感想一(睫依):人的生活當中總是有許多要學習的課題,有些事情我們做多了,可能會心不甘情不願的,計較自己做的多他人做的少。其實我們在做每件事的同時,也讓自己又學到了一點東西,做多了學到的都是自己的,誰也搶不走。做少了便會失去學習機會,多做了又如何?並沒損失反而從中學習,那不是很好嗎?
    感想一(姿玟):每次當媽媽分配做家事時,讀國三的大姐總是以功課繁忙這個理由,把一大堆工作推給我做,那時的我覺得自己真倒楣,所以我總是一邊做家事,一邊發脾氣。有一天,學校老師問我:「姿玟,你平常是不是有在幫忙做家事?你的掃地工作做得很好喔!」老師稱讚我做事井井有條,雖然我聽了很害羞,但是心裡卻是高興的,原來平常幫忙做家事,讓我學習到如何整理物品,如何處理事件。我忽然想起媽媽常說的一句話:「吃虧就是佔便宜」,表面上看來,好像我多做家事是吃虧了,但從做家事中,我卻學到了許多單從課本裡無法學到的技巧,所以事實上,我可是賺到了呢!「多做多得,少做多失。」老師,我現在就來幫你做事,好嗎?
    F. 〈多做真的多得嗎?〉(摘)/陳文發
    付出是耕耘,回報是收穫,付出得越多,得到的也會越多。從學理上來說,不但是天公地道,而且也合情合理。例如努力念書,能換來好成績;努力工作,能換來好報酬;努力打掃,能換來好環境;努力烹飪,能換來好菜色。「多做」是身體的付出,「多得」是物質的回報,沒有人會質疑兩者之間的連動性,但偏偏有些付出是吃力不討好的,是白白付出還被誤解的,甚至是倒貼成本還被無端咒罵的。因此,「多做多得」真的是一條顛撲不破的鐵律嗎?是的,我是這麼認為的。
    基督教主張: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佛教也強調:「布施是修福,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」。所以,除了物質上的回饋以外,還有更高層次的精神回饋,例如經常付出金錢、精神或體力去幫助老窮殘者,他們並無法回饋你些甚麼,甚至連一個微笑,一句謝謝都難以表達出來;此時的你,很難在體力的付出以後,得到實際的物質回報,卻能從付出的過程之中了解到生活的不易而更加地同情弱者,感受到生病的痛苦而更加地愛惜身體,領略到生存的艱辛而更加地努力工作,以及體會到生命的無常而更加地把握當下,這些收穫,遠非物質回饋得以相提並論的。
    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