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.
.
.
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閱讀與寫作訓練
~王樂群老師「模組化作文班」國中小學生作品彙編~
.
(註:本單元讀寫訓練,國小學生以觀後感為主,國中學生以讀書報告為主。)
.
壹、前言
如果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二千日圓,你該怎麼辦?面對如此艱困貧窮的環境,你會怎麼做?八歲那年,昭廣從廣島(位於日本本州)被送到佐賀(位於日本九州)鄉下的阿嬤家寄養,迎接他的,是一間破爛的茅屋,以及曾經帶著七個子女辛苦熬過艱困歲月的超級阿嬤。雖然日子窮到不行,但是樂天知命的阿嬤總有神奇而層出不窮的生活妙招,在物質匱乏的歲月裡豐富了昭廣的心靈,讓家裡也隨時洋溢著笑聲與溫暖……
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是一本讓人笑中帶淚的感人大作。別人說:「再艱苦也要笑給天看。」佐賀的阿嬤更厲害,她是:「再艱苦,也要讓老天爺笑出聲音來。」在這本書中,有很多生動的地方,會讓人不由自主的微笑,對於這位活潑、開朗、又樂觀的超級阿嬤做法感到相當的有趣,她也讓我們了解,重要的不是面對困難,而是面對困難時,是用什麼態度去面對。這本書教人如何用樂觀開朗的態度,去享受簡單的幸福人生,值得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貳、基本資料
一、書名: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(電影片名亦同)
二、作者(簡介):島田洋七∕SHIMADA YOUSHICHI
1950年生於廣島縣,本名德永昭廣。1945年美軍於廣島投下原子彈之時,全家一起疏散到外地,未受波及;怎料鐵齒的父親在爆炸後竟然一個人「回廣島看看」,自投輻射污染羅網感染「原爆症」,死於1949年,而讓昭廣成為一出生就沒有父親的遺腹子。在艱苦的戰後,母親無力扶養哥哥與昭廣兩兄弟,因此囑託昭廣的阿姨將他帶到南方佐賀的外婆家寄養,而開始了昭廣與神奇外婆祖孫相依為命的八年溫馨時光。
昭廣成年後拜入日本相聲(漫才)大師島田洋之助門下,改名為「島田洋七」,與師弟島田洋八組成相聲二人組「B&B」,大膽地以大阪腔闖入東京的相聲表演界,並參加NHK的相聲大賽獲得最優秀新人賞。八○年代「B&B」在日本掀起相聲熱潮,為這項日本傳統技藝注入新的能量。全盛時期,曾經有過同一天參加二十六個節目錄影的恐怖趕攤行程。「B&B」曾經一度解散,但之後又復活,現在依然活躍於電視和舞臺上。
2001年,島田洋七將童年時在佐賀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本書,在2003年夏天接受日本最受歡迎的談話性節目「徹子的房間」主持人黑柳徹子專訪,真摯感人的內容在日本造成話題,迄今熱銷超過五十萬冊,並以「一人一萬日圓」的方式,向社會大眾募集到一億日圓的拍片資金,改編拍攝成電影,2006年於日本上映。
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中文版曾連續多個月高踞台灣網路書店博客來的排行榜頭十位,亦榮獲2006年「博客來年度百大」年度暢銷100獎項,深受台灣讀者的喜愛。
三、譯者(簡介):陳寶蓮
輔大日文系、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畢。曾任中國時報日文編譯、東吳大學日文系講師。譯有《編輯力》《14歲開始的哲學》《百年愚行》《想做的事就去做》等。
四、中文出版社(台灣):先覺出版社
五、出版日期:2006/01/19初版
参、內容提要
一、寫作背景
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寫成於2001年,那時日本的經濟不景氣,作者自序中提到的一段話:「常常聽到有人說,現在的日子不好過喔!但是比起以前(戰後重建)的日子,現在人其實已經富裕很多了,重點還是在於自己怎麼想吧!」作者以四十多年前童年時的親身經歷,講述戰後日本的艱困環境中,阿嬤面對貧窮的心態及方法,藉此作為現代人的借鏡。另外,作者以感恩的心情寫成此書紀念阿嬤,讓許許多多的人認識及敬佩阿嬤,也是「大孝尊親」的具體表現。
二、內容大意(依電影劇情):
【起】電影片頭,長大成人的德永昭廣工作出差時,在火車上看一個小男孩獨自搭火車,孤單的坐在椅子上哭泣,這讓昭廣陷入一九五七年夏天的童年記憶……
【承】那時日本戰敗後經濟蕭條,昭廣的父親因廣島的原爆症過世,他單親的媽媽為了生活在廣島經營著小酒館,無法妥善照顧昭廣和哥哥。因八歲的昭廣經常在夜裡哭著去店裡找媽媽,為了昭廣的安全和教育問題,媽媽將昭廣硬生生推上火車,由阿姨帶去佐賀託給阿嬤寄養。
.
.
因阿嬤家裡也很窮,她天沒亮就必須去學校當清潔婦,所以阿嬤先教會昭廣要學會自己燒材煮飯。阿嬤有許多生活妙招來面對貧窮,例如:她連走路也不浪費,腰間綁一條繩子,拖著一塊磁石,一邊走一邊吸起一些破銅爛鐵拿來換錢。她跟昭廣說:「這世上多的是可以撿的東西,要丟的東西卻一樣也沒有。」在阿嬤家河邊的兩岸,阿嬤橫放一支竹竿,撈起上游漂來的蔬果或木材,她說這條河是她家的「河濱超市」,好像宅配一般,按時送來免費吃的和用的。阿嬤還叫昭廣專買破掉的豆腐,這樣只需花一半的錢,在阿嬤的眼中,彎曲的小黃爪和破裂的豆腐,吃起來的滋味並沒有什麼不同,後來賣豆腐的老伯為了幫助他們,還故意將豆腐弄破以半價賣出。當昭廣問起家裡為什麼這麼貧窮時,阿嬤說:「天底下有兩種窮人,一種是消沉的窮人,一種是開朗的窮人。」她要昭廣做個開朗的窮人,好好的享受貧窮。
.
.
.
.
.
當昭廣要去上學時,阿嬤用舊衣服縫製了一件大大的制服,為了能讓昭廣穿更久。讀小學的昭廣想學運動如劍道和柔道時,阿嬤都因為要花錢而反對,最後她建議昭廣去練習免費的跑步,還要昭廣光著腳去跑,才不會把鞋子磨破呢!昭廣練習跑步有成,在學校運動會表現傑出,學校的老師們為了幫助昭廣,還特別假裝肚子痛,用豐盛的便當去交換昭廣只有甜薑和梅子的便當。昭廣回家問老師這麼做的原因時,阿嬤跟昭廣說:「幫助別人要讓人不會感到難堪,這才是真正的體貼。」但是阿嬤也不是隨便接受施捨的人,昭廣眼睛受傷就醫後,醫生不收醫藥費還給他公車錢,阿嬤就堅持要還錢給醫生。在阿嬤的教育下,昭廣也變成一位懂事的孩子,他在學校寫作文《我的媽媽》時,寫說:「我有二個媽媽,現在的媽媽就是阿嬤。」惹得阿嬤感動得哭了。還有一次因媽媽生病無法工作,所以只寄來二千日圓當昭廣的生活費,而阿嬤已經窮得連自來水費都繳不起,小小的昭廣寧願自己少吃一碗白米飯,也想幫阿嬤省點錢!
.
.
.
升上國中後,昭廣雖然成績不佳,運動能力卻很好,因此成為學校棒球隊的強棒。當阿嬤知道昭廣要擔任棒球隊隊長時,高興得拿出全部財產一萬日圓,一定要幫昭廣買一雙最好的釘鞋,而明明一雙只要二千多圓的釘鞋,阿嬤竟要求店家要以一萬圓的價錢賣給她,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表現出她的喜悅與榮耀。昭廣也沒辜負阿嬤的期望,穿上新釘鞋後一棒就揮出了全壘打!有一天,昭廣發現阿嬤的老花眼鏡壞了,他偷偷的去玻璃瓶工廠打工賺錢,幫阿嬤換一副新眼鏡,還裝作若無其事。美中不足的是阿嬤對昭廣的學業無能為力,當讀國中的昭廣在考試前向阿嬤說:「阿嬤,我英語都不會。」阿嬤回答:「那,你就在答案紙上寫『我是日本人』。」昭廣接著說:「可是,我也不太會寫漢字。」阿嬤回答:「那你就寫『我可以靠著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』。」昭廣又說:「我也討厭歷史……」阿嬤想了一下,冒出這句話:「那就在答案紙上寫『我不拘泥於過去』。」阿嬤還關燈叫昭廣趕快去睡覺,別浪費電,所以昭廣的課業成績很爛。
【轉】這些年來昭廣最遺憾的是媽媽始終沒有來看他,終於在他國三的時候,媽媽答應來看他的國中最後一次的運動會,從八歲來到佐賀以後,整整和媽媽分開生活了八年,一想到媽媽真的要來看運動會,昭廣興奮得睡不著覺。但是到了運動會前一天,預定要來的媽媽卻沒有來,運動會到了下午,比賽項目進行到馬拉松大賽,昭廣站在起跑線後,還在觀眾群中搜尋媽媽,可是到處都不見媽媽的蹤影。鳴槍起跑後,一路上昭廣滿懷失望的跑著,卻突然聽到媽媽的聲音:「昭廣、加油!」這時陪跑的老師對昭廣說:「德永,看著你母親!不要低頭,抬頭挺胸地跑!」昭廣跑到媽媽身邊停下腳步大喊:「媽,我很快喔!我讀書不行,可是跑得很快!」媽媽哽咽地回答昭廣:「你的腳像媽媽,腦袋像爸爸!」接下來,昭廣奮力向前衝,邊跑邊流下既高興又感傷的眼淚,陪跑的老師也跟著一起嗚咽著。昭廣拼命向前衝、向前衝,跑得比誰都快,因為有媽媽在幫他加油。第一個抵達終點的昭廣,打破學校有史以來最快的紀錄。
.
.
.
【合】昭廣國中畢業,要回廣島讀高中了,離開的那天他向在河邊洗東西的阿嬤告別,阿嬤只是低著頭叫他:「快走!」當昭廣依依不捨的轉身離去後,才聽到阿嬤哭喊的聲音:「不要走!不要走!」……這部電影最後的片尾歌曲唱出:「真正的體貼,不讓人難堪,你告訴我這句話的意義。你說人可以撿到愛,但沒有愛是可以捨棄的,人一生都要懷抱夢想,即使夢想無法成真,但是活下去這件事比什麼都美好。」成為整部電影的最佳註腳。
肆、讀後心得
一、心得感想
(一)如何面對貧窮?
阿嬤說:「天底下有兩種窮人,一種是消沉的窮人,一種是開朗的窮人。」她要昭廣作開朗的窮人,好好的享受貧窮,幫昭廣建立了正確的心態。此外,阿嬤還用她的生活智慧想出許多妙招來開源節流,包括:撿拾破銅爛鐵、從河裡撈取食物和其他有用的東西、買破碎的豆腐省下一半的錢……。阿嬤說:「懂得節省的人是天才!」這不但非常符合現在所提倡的環保概念,而且更是惜物愛物的表現,所以阿嬤雖然窮卻窮得開朗。反觀現今在許多人認為金錢就是一切,窮就沒辦法活得快樂,他們都不滿意現在的生活,甚至不懂得節約惜物,浪費許多物資。阿嬤的所作所為對我們是一記當頭棒喝,我們都應該學學佐賀阿嬤的精神才對!
(二)如何幫助別人?
阿嬤說:「幫助別人要讓人不會感到難堪,這才是真正的體貼。」那位賣豆腐的老伯做到了,那些和昭廣交換便當的老師也做到了,這些都是真正的體貼。後來昭廣發現阿嬤的眼鏡壞了,他偷偷的打工賺錢,幫阿嬤的眼鏡換新,還裝作若無其事,這也是體貼的表現。我們常說: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。」但是這種快樂不能建立在別人的難堪之上,否則就喪失了助人的美意。古人說:「為善不欲人知。」原來有這麼大的學問呀!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隨時隨地都能默默地幫助別人,即使是對方感受到的幫助,也不能有洋洋得意的心態,否則那就不是「幫助」,而是「施捨」了!
(三)如何知恩圖報?
知恩的前提是「知」,也就是要懂事才行,唯有如此才能設法回報別人的恩情。雖然那時昭廣只是個小孩子,但他已經懂得要少吃一碗飯幫阿嬤省錢,還知道去打工幫阿嬤買副新眼鏡,這些都是昭廣報恩的行為。最重要的是,昭廣長大後寫出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這本書,還拍成了電影,讓許許多多人認識了這位了不起的阿嬤,對阿嬤而言,這不正是最好的回報嗎?雖然書中並未明白交待昭廣如何回報那些曾幫助過他的人,但以昭廣從阿嬤那裡所受到的教養,他應該都做出了回報的事!所謂:「滴水之恩,湧泉以報。」台諺也說:「吃果子,拜樹頭。」就讓我們從最親近的父母開始,用實際的行動來回報他們的恩情,再以感恩的心,回報那些曾幫助過我們的人吧!
二、評論批判
阿嬤因為貧窮而不得已做的一些事未必正確,例如:她要昭廣赤腳跑步,萬一昭廣受傷了反而得不償失;還有她教昭廣寫作文《我的爸爸》時只寫「我不知道」四個字,這也是不對的作法,阿嬤應該告訴昭廣有關他爸爸的事,讓昭廣間接認識他的父親,也能寫出一篇不錯的作文。至於阿嬤對於昭廣讀書的建議更是不能苟同,如果阿嬤很有錢,想必她會用盡方法幫昭廣成績進步,而不是找一些似是而非的藉口,來搪塞和糊弄昭廣吧!我們還是必須承認,弱勢的孩子比較沒有學習的機會,社會應該多多幫助這些孩子,讓他們也能學會更多謀生的知識吧!
.
.
伍、結論
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這本書(和電影)在日本及世界各地都引起許多討論與好評,不只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,也讓我們從中省思出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,發揮極高的社會教育功能。作者說:「好的人生,不為任何人,是為自己,只有樂觀看待一切,津津有味的享受眼前的食物,每天都笑著生活就行了。」這也提供我們正確的人生觀,因為:「幸福不是受金錢束縛。是靠自己的心來決定的。」洋溢歡笑的貧窮生活,再苦也滿懷希望的開朗人生,阿嬤的生活哲學,讓人受益良多,她生活在困苦的日子裡,卻能用樂觀的生活智慧,比平常人過的還快樂,真是一位了不起的阿嬤。從書中(和電影)溫馨感人的情節中,讓人明白幸福如此的隨手可得,只在於是否懂得珍惜與感恩,你看懂了嗎?推薦沒看過這本書或這部電影的人一定要去看,在溫馨感人的故事中,品味自己的人生,走出自己的道路吧!
陸、附註資料
一、引用資料(摘)
(一)博客來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網頁簡介
(二)笑著活下去──電影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觀後感
(三)中學生網站
二、參考書目(略)
.
.
【相關文章】
A.神奇《6*5*4*3*2*1模組化作文》(連結)
B.王樂群的《模組化作文》班次課表(連結)
C.王樂群的《教師進修及親子講座》(連結)
D.王樂群《模組化作文班》課程簡介(連結)
.